管理 印度南瓜以主蔓结瓜为主,根瓜不留。在距根部2米以上,或在10至12对叶片处留瓜1至2个。如求单瓜个大, 留1个。如求籽多,瓜多,可选留2至3个。当所留瓜坐稳后,其余瓜一律摘除。 留瓜后主蔓生长到10至12片叶时切头,蔓保留4米左右,瓜前多留叶片,以增加营养面积,侧蔓一律抹除。  压蔓 印度南瓜生长旺盛,曼长叶大,为防止风卷折秧、增加根系生长、促进瓜体增大,应随蔓的生长进行压蔓,埋土3至5厘米。在结瓜处可压成弓形,使瓜增重。  授粉 花期为了提高坐果率,应进行人工授粉。将初开的雄花摘下倒扣在雌花上,使其传粉。无用的雄花在末开前摘除,减少营养消耗。切勿同株授粉。

     激素处理 为了促进种子早发芽、生长壮和产量高,播种前要用ABT4号增产灵20ppm浸种4小时。浸后用清水淘洗净,放入容器同内催芽,温度20℃至25℃,上覆湿沙布。每天淘洗一次,待种子裂嘴后点播。

     适时播种 北方在谷雨前后、南方在清明前进行播种,每穴1至2粒,点播。播时用木棍扎深2至3厘米的孔,株距1米,亩种300至500株。播后将孔穴用细湿土封严。北方寒冷地区可搭拱棚,棚高30至40厘米,宽50至60厘米,以防霜害。霜期过后揭膜。播种后要经常检查,防止日灼烧苗。 


整蔓留枝

长蔓品种通常单株留2-3条蔓。可在5-6片真叶时打顶选留2-3条健壮和大小均匀的子蔓,或留主蔓,再选留1-2条健壮的子蔓。其余侧蔓均须摘除。矮生西葫芦一般不进行摘顶整枝。生长过程及时摘掉老叶和病叶。

肥水管理

  移栽后淋足定根水。缓苗后用0.5%的尿素水淋1-2次促苗生长。追肥一般分2-3次, 次在伸蔓期或封行前,结合中耕除草,亩施复合肥10公斤,第二次在膨果期,亩施复合肥15公斤,第三次视植株的生长情况在第二、三个果的膨果期亩施复合肥10公斤。膨果期需水分较多,要适时灌水。秋植病毒病的发生与生长前期的肥水供应关系佷大,多淋水肥促进植株的快速生长,避免缺水缺肥,能有效地减轻病毒病的发生。春植雨水较多,应做好排水工作,降低田间湿度。秋植中、后期雨水较少,要抓好沟灌工作。


栽培技术关键

适时播种

  栗味南瓜露地栽培以春植为主,1-2月播种育苗,秋植可在8-9月直播,但病毒病发生严重,风险较大;西葫芦耐寒性强,12月至翌年2月中旬播种育苗或晚秋10月直播栽培;中国南瓜春植2-3月上旬播种育苗,秋季7月下旬-8月上旬直播为好。育苗期采用"一高一低"的温度管理,即播种后保持高温促进出苗,待大部分幼苗出土后,加强通风,适当降低棚内温度。栗味南瓜和西葫芦用设施栽培冬种效果较好。

适时移栽

应选用2-3年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光照良好、排灌方便、土壤PH5.5-6.8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种植。当苗2-3片真叶时即可移栽。矮生品种畦宽约1.5米,株距约0.6米,双行植。长蔓品种畦宽2-2.5米,株距0.6-0.7米,爬地栽培单行植,搭架栽培双行植。结合整地开沟,种植沟亩施腐熟有机肥约2000公斤,磷肥50公斤,复合肥15公斤。选冷尾暖头的晴天进行移栽。秋植病毒病发生严重,可适当密植,伸蔓前定苗,以保全苗。


点击查看乐农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