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情况下,潜水现场应备有小船或小划子:训练新潜水员;复杂和船底作业;激流中作业;自携式潜水或复杂科目训练;下潜人员远离工作船;在不便于掌握下潜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作业。潜水前后应给下潜人员适当的休息时间。 不管是一般性的潜水作业,还是特殊性的应急抢修;无论使用何种潜水装具,采取何种潜水作业方式,潜水作业的组织者和潜水员都必须熟悉和遵循有关的潜水作业组织原则、制定潜水计划以及潜水作业的基本步骤等安全操作规程。 潜水间隔时间应根据以下原则予以控制。供给潜水员呼吸的气体,应符合以下规定:供给潜水员的空气量,按常压计算每分钟不少于80升;为了保证潜水员在潜水过程中的作业安全和潜水作业的顺利实施。才能使潜水作业任务,得以安全、圆满、顺利地完成。 供给潜水员呼吸的氧气,必须是医用氧,其浓度不得低于99.5%,不允许含有有害气体和杂质。潜水前的准备主要包括装具的检查和装配、供气系统的开动和潜水员的着装。重潜水器材作业需要的设备比轻潜水器材需要的潜水作业设备要多,而且又复杂些,必须作出计划和准备。 步应是配备和检查所有的器材。为了防止遗漏,的方法是制定周密的检查表。其内容为:潜水作业必须具备的所有物品和器材,如潜水附属设备、水下作业工具、减压方案(由水的深度定)、应急处理措施等。第二步应按要求放置好所需的物品。 所有潜水器材和保障器材均应放到地点,作业现场不得乱放器材,特别是怕踩的器材不得放在走道上。启动潜水供气系统:启动空气压缩机,检查运行是否正常,并检查储气瓶的压力。如果使用高压气瓶,应检查压力并核实现有气量是否够潜水作业使用。

供气设备中的油水分离器应及时排放油水,根据使用时间定期进行清洁处理;空气过滤器中的活性炭或其他代用品也应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更换或清洗。外出潜水作业,必须要有生产调度的书面指令和技术人员编制的该项工作书面安全技术交底,明确作业目的,方可进行作业。 潜水员急救措施:潜水现场应配备急救箱,急救箱存放地点应标志清楚。合理配备急救箱内和急救器材,并附有清单,配备内容和数量应适合具体作业需要。每次作业前应按清单审核,及时补充消耗的和器材,并根据本作业的特殊情况增添有关和器材。 此外,急救箱内必须附有箱内物品使用(包括重复使用)情况报表。潜水现场应配有标准的《急救手册》、袋式人工复苏器及附属的透明面罩和导管。潜水人员必须经过急救培训。水下闸门检查维修水利工程中采用的金属闸门有钢闸门和铸铁闸门,而以钢闸门较多。 钢闸门维修分门体维修(包括门叶结构、止水装置、支承行走装置及其它联接件)和埋设件维修两部分。闸门门叶发生残余变形和局部损坏等缺陷时,可采用增加梁系或对原梁系进行补强等措施,进行修理。对面板局部锈蚀严重部位,可补焊钢板加强。 系指闸门的有关滚轮(如主轮、反向轮、侧向轮)、滑块(如胶木滑块,钢滑块等)、弧形闸门的支铰和其它类型的闸门支承部分,在运行中由于润滑不良,或水中微细泥沙冲入轴与轴瓦之间,常常出现的滚轮、支铰转动不灵或锈死,滑块和埋设件间锈蚀及胶木滑块变形等。 局部变形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等进行矫正。其它零部件的局部损坏和焊缝开裂,可进行补焊或更换新材。水下闸门支承行走装置维修。因此,对闸门全部滚轮及弧形门支铰等,要经常加注润滑油保护并保持各油孔、油道清洁畅通。

管道水下沟槽敷设一般有3种情况:先挖槽后埋管;挖槽和埋管同时进行;先放管后沉入土内。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水底的土质、水系宽度和深度等因素。先挖槽后埋管的优点是施工设备简单。其中的缺点是管线定位不易准确,槽底平整度差,沟槽准直度低,而且易于回淤。 所以在采用这种方法时,应适当选择槽底宽度和开挖深度。底宽一般为管外径加0.8至1.0m。开挖深度根据回淤情况而定,边坡系数为1:21:4的规范。粘土河床的回淤情况并不严重,沙土回淤迅速。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控制沟槽的平面位置和准直度。 挖泥船和高压泵船:水系宽阔一般用抓斗式或多斗式挖泥船开挖水下沟槽的方法,土方卸在沟槽水流下游一侧,或由驳船运至远处;河床土质松散,可用高压泵船以高压水流冲射水底土层进行开挖。用船或其他浮动设备开挖时,挖泥船等应临时锚舶,以保证沟槽中心位置准确。 水下沟槽中心线用岸标或浮标显示,并用经纬仪或激光准直仪测量。一般是根据水系较浅有纵深岸边,岸边与水面的高度相差不大,且可在过河管中心延长线的岸边原地面制备管段。岸边与水面高差较大,就须开挖岸边,减少与水面高差,并在开挖区内降低地下水位后再制备管段。 长度较大的管道口采用浮航困难时可以在水底拖曳。拖运时所受到的风浪、潮汐等影响较为小,作业为了安全不需牵制船,因为拖运马力需求较大。长距离深水铺管需求极为多,向海中的铺设排污干管。管道分段预制,则应在拖曳过程中将管道逐段接口增长拖曳长度。 管道一次拖曳长度可达数十米。将管子用运管船运至铺管船上,在铺管船上进行管段接口后,沿铺管船上的滑道、管托架等装置,下入水底。这种方法适用于长距离管段远离岸边的铺管工作。搅拌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采用同掺法,加水后uwb-ii型混凝土一般搅拌1~2min,dl/t规定的数次搅拌方式因和实际生产差别太大,不推荐采用。

若采用自落式搅拌机,应把搅拌时间延长1min。施工时,一般把坍扩度作为流动性主要控制指标,当坍扩度在400mm以上,才能发挥混凝土在水下的自流平、自密实、充填性好等优点。坍扩度一般为导管法施工40~50cm泵送法施工40~55cm,吊罐法施工35~45㎝。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标准提供了抗分散性能的测定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特别在施工现场,一般采用经验性判断。取一1000ml量筒,注满清水,将拌合好的混凝土取约200g左右的一块,从量筒口放入,如果量筒内水质仍能保持基本清澈,则认为抗分散能满足导管、吊罐等一般性施工机具的要求。 必须认识到,水下不分散混凝的不分散性是相对而言,它对施工环境仍然有一定的要求。材料必须与施工机具相结合才能比较经济的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水下混凝土。基于以上原因,导管和吊罐仍是优先推荐采用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机具。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浇注时,动水速度要求小于0.3~0.5m/s。水中落差一般控制在0.5m以内,在混凝土硬化前若受动水、波浪等冲刷要注意设置模板或苫布保护混凝土。当施工环境超过上述条件时,可采用增加絮凝剂用量以及提高胶凝材料用量来保证混凝土质量。 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代吉介绍,我国现拥有各类职业潜水员近1万人和各类非职业潜水员约10万人的潜水员队伍,这支队伍主要服务于海洋工程、救助打捞、抢险救灾、水下施工、港口桥梁建设、渔业生产等领域。 在我国潜水条例颁布前,有必要规范特殊和高风险的潜水行为,作为潜水行业自律管理的依据。要建立健全潜水职业健康与安全技术规则体系,切实保障潜水员生命健康权益。由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与美国潜水承包商协会、英国海事承包商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技术论坛16日至18日在大连召开。

点击查看煜荣水下工程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